第2章(1 / 2)

三国风云录 闻风 3203 字 2013-06-28

好吧,曹操先生已经得到了他应该有的评价,下一步就是入朝做官了,在讲曹操以后的事情时我们先等一等,先来说说东汉的政治斗争问题。

东汉自光武帝重新夺得刘姓王朝而始,直到汉献帝而终共计十三位皇帝一百九十六年历史,却有一半时间在外姓手里,即所谓的外戚。因为皇帝年龄小(如汉殇帝登基之时只有百天),不能管理国家,于是皇后就出现了。

在我们日常生活中,要是干点什么事总喜欢找自己信得过的人,人和人是一样的。在政治词语里,它的名字叫做心腹,而所谓的心腹就是听自己话的人。

实际管理者皇后,为了便于管理国家把持朝政,就得找自己的心腹,最起码自己认为信得过的人,于是,找到了自己娘家人,还有什么人比自己娘家人更令我放心的?于是,外戚出现了。

但是随着皇帝的年龄渐渐增长,慢慢有了对权利的向往后,就会夺权,可是满朝文武朝廷内外都是外戚的爪牙以及亲信,做真皇帝?做梦!

既然不给,那就抢,既然要抢,自然要找帮忙的。有一群人告诉他,我们会帮助你,且会尽心尽力,那群人的名字叫做宦官。他们自然会帮助皇帝的,飞黄腾达的机会摆在自己面前,不抓住,除非脑子进水。

于是,东汉一朝出现了历朝少有的现象——六次太后临朝,外戚执政。然而,这六个外戚又都是皇帝依靠宦官或者宦官帮着皇帝,更吓人的是,有的时候宦官竟然自作主张的杀掉外戚。

简单来说东汉的政治斗争是这样的:皇帝年龄小的时候,外戚执政,说到底是自己的亲戚。可长大以后,才发现这些亲戚对自己并不和善,于是皇帝想要回本属于自己的东西,当然外戚不给,于是皇帝通过宦官的帮忙夺得政权,外戚就此完蛋。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狗咬狗,但最终的胜利者却未必能够笑到最终。

这就是东汉的政治斗争,到了东汉末年朝政更是腐败不堪,只是在等着最后一根稻草而已。

曹操就是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踏上仕途的,踏入仕途,从此再未出来。然而,信心满满打算大干一番的曹操往前迈了第一步,却没想到,第一步就是一个差点至自己于死地的大坑。

“孤始举孝廉,年少,自以为本非岩穴知名人士,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,欲为一郡守,好作政教,以建立名誉,使世士明知之。”这是后来成为魏王的曹操颁发的十二月己亥令中说的话。

所谓的“举孝廉,年少。”实在不是什么谦虚的说法,要知道,曹操当年被推举为孝廉、做官的时候,年方二十。古语云:“男子二十冠而字”就是说,一个男的年龄到了二十你就可以行冠礼,并且可以有属于自己的字了。这就意味着,你已经成年了,是个男人了。而举孝廉,就是说被人推举当上了孝廉。而在东汉这意味着,你可以当官了,也就是说,你有了政治资本。

要是放在现在,估计曹操早就火了,网上网下一定充斥着诸如“刚成年的曹某被举孝廉,揭露东汉腐败内幕”“官二代横行官场,平民如何出头?”等等此类新闻。

可惜,当时人民群众的草根精神尚不如现今爆发,要知道,人民关心的不是谁做官,而是怎么做,做的好与坏。年龄?鬼才想知道。

朝里有人,家里有钱的曹操凭借“孝廉”这个资历顺利的参加了工作,被授予洛阳北部尉的官职。这个职位,相当于一个副县级别的公安局局长。

地球人都知道,在首都混不是不好混,而是非常的难混。你见到的每个人,甚至卖葱的大妈,你要敢少给两毛钱,她就会威胁你道:“老娘上面有人!”而曹局长恰好就是东汉首都北城区的公安局长。似乎偏离了自己想当市长的初愿,不过还不急,来日方长,朝廷里有自己人。

说句自己的感想,说来惭愧,本人二十岁时尚是懵懂少年,不知世事,更何谈当官封侯!可见,货比货该扔,人比人该死。

言归正传,从此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,曹操出道很早,而且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,想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奋斗自己的理想。因为大家别忘了,曹家有很多钱,因为一家人都做着官,曹老爹就是花钱买的官且是出手大方(一亿钱),要是破格提拔还是有希望做市长的。可年轻的曹操不想被老爹提携,要知道这在当时还是后世看来都是愚蠢的行为。

但是我想我们是知道的,任凭风雨,我自巍然不动,阴云满布,我自手洗晴空!现在有这么说的,未必有这么做的,曹操没这么说,只有这么做。我以为,仅凭这一点,此时的曹操是应该让我去仰视的。

但无论如何,在当时看好曹操的人依旧寥寥无几。所谓的“本非岩穴知名人士,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。”因该是曹操真实的内心写照。

既然瞧不起,就让你们知道,人,不是这么看滴!

总的来说,曹操到任后干了三件事。

一,修缮办公地点。没办法,前任只顾着巴结奉承,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了贪污受贿上,连办公地点修缮的钱都纳入囊中。

二,造五色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