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章 史如虎(1 / 2)

三国风云录 闻风 3839 字 2013-06-28

此时的曹操赋闲在家,和上次一样,看看书,打打牌,没事写几篇诗文,发几句牢骚。但和上次不一样的是,三十岁的曹操已然明白,没有人才是不可能干大事的。

二十岁的曹操第一次归野时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,并且身体力行;三十岁的曹操第二次归野时知道了人才的重要性,并且开始物色自己认为有用的人才,笼络到自己身边。

期间曹操虽然没有被朝廷遗忘,先是让他接着干议郎,然后他老爸花钱买了一个高官,并且暗箱操作安排他做了市长(太守),但也许曹操兄感觉在济南国受到的打击太大,不想踏入官僚体系了,一直在家找人才。

最先被曹操选中的是他的堂弟曹仁,而后是曹洪,以及曹休等自家兄弟。接着是夏侯惇、夏侯渊等感觉有大将之风的人才,事实证明,这些人都成为了曹操以后夺取政权道路上的中流砥柱。

以今天的眼光来看,曹操果然老辣,不仅预感自己将来可能走上丘八之路,还早早的笼络了一批人才在自己身边。

想什么来什么,前面说了,曹爸爸在买了太尉(位列九公之一)的高官后,一直想着儿子,见他不愿意做一方政教,便让他重返军界,仍任都尉,重新掌管羽林军。而就在此时,曹操的儿子出生了,这个儿子叫做曹丕。

朝廷里的斗争却没有曹操这么欢天喜地,因为汉灵帝死了。

既然死了,在这么斗来斗去,就没意思了,撕破脸吧。

明末有一个落第秀才在见到闯王李自成的时候,为他写了一副对联,这也是句预言:

大泽龙方蜇,中原鹿正肥。

后,李自成带兵杀进紫禁城,明亡。

现在皇帝死了,群龙无首,正是这只鹿肥嫩的时候,每个人都垂涎欲滴的盯着,这里面有一个叫做何进的人,关于此人,你只要知道一点就行了,他是个蠢人,蠢人的意思是,蠢得掉渣的人。

当然了,我们的曹操兄也在留着口水盯着。

现在的人员才基本到齐,既然到齐了,那就开始吧。于是一场闹剧,在各位风骚的演员表演下,正式开始了。

斗争,这个看起来颇有意味的词,在中国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,可谓家常便饭。但说起来,谁都知道,凡是挂着这个词的事情,基本跟普通老百姓没关系,因为这个词从来喜欢跟一个叫做“朝廷”的东西发生关系。

有人说,中华五千年的历史,其实就是一部斗争史,虽然有以偏概全之嫌,不过倒也说出了本质——路线斗争是假的,形式斗争是假的,思想斗争是假的,只有权利斗争是真的。

斗争若是出现在和平时期,尚且当一部喜剧来看,因为不管谁赢,最终赢得都是国家;但若是放在朝代的末年,那也只能是一部悲剧,因为无论谁输,最终输掉的是百姓。而东汉末年的这次朝廷斗争,最终的结果是直接导致了诸侯争霸、连年战争然后三分天下的结局,而主导这种结果出现的,一般认为是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。

这两个男人一个叫做何进,一个叫做袁绍,那个女人叫做何太后。这两个男人跟这个女人发生了口角,做为这个女人哥哥的何进,主张把那群死人妖干掉,而不知出于什么原因,自己的妹妹死活要保住那几个人妖。这里说的人妖,跟泰国的那群毫无关系,他们的真正称谓叫做太监,而东汉末年这群人妖在历史中的称谓叫做“十常侍”。

当然这只是个简称、概数,因为他们有十二个人。他这群人之所以牛到让太后保自己甚至不惜跟自己的哥哥撕破脸,其实是他们太能混了。

这十二个人,你要说是人渣,简直是在侮辱这两个字。他们的行事原则是,除了好事,其他事都干;除了脸,其他都要;除了廉洁不跟自己沾边,其他都沾边。

明了了他们的处事原则,你就知道他们都么能混了。这群人平时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皇帝,主要服务的内容是溜须拍马,很听话,而皇帝喜欢这样的人,尤其是在历史耻辱柱上的昏君们。所以,昏君汉灵帝平时叫他们爸爸。

没错,皇帝叫一群太监爸爸!你见过这样的皇帝吗?这让他亲生父母情何以堪啊!这是一群注定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太监,也是中国历史上混得最牛的太监(鉴于忠贤同志只是达到了九千九百岁的名头,故忽略)。接着问题来了,太后的哥哥,干嘛非要杀掉这些人?

这还要从二十三年前说起。

二十三年前,是汉恒帝延熹九年(公元166年)这一年,曹操十二岁,还是个喜欢飞鹰走狗的年纪。但他不知道,这一年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。宦官和一些官僚发起了冲突,最终以官僚的最终失败,宦官的最终胜利为结局。这场权利的争夺,令很多历史学家感到惋惜,并引发了他们大规模批判宦官的现象。可能有的同学对这场东汉末年的党争不太清楚,没关系,拿好你的板凳,准备好你的茶水和瓜子,听我对你讲故事吧。

前面简单说过,东汉政权一般掌握在两种人手里,一种是外戚,也就是自己母亲那边的人,一种是宦官,也就是自己身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