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章 霍乱时期的谋士(1 / 2)

三国风云录 闻风 2919 字 2013-07-24

所以,田丰和沮授这两位谋士的言行,让袁绍不太开心。

曹操也不太开心。按照道理,他击溃了刘备,让自己的后方稳固,应该高兴才对。可他就是不开心——没有抓住刘备。

放虎归山的事儿,折算起来,曹操已经干了两次。这次本想出其不意,攻其不备,至刘备于死地。奈何,刘备在战场中练就了脚踩西瓜皮的本事,并且无比精通与熟练到让曹操惊愕的程度。

刘备更不开心。被曹操打败,老婆没了,大将没了,身边只剩下靠嘴吃饭的书生,只好求救袁绍。一路奔波,到头来还是回到原点。漫漫长夜,如何睡眠?

值得安慰的是,袁绍的态度不错,不仅让儿子袁谭接待刘备,自己也出郭两百里相迎。刘备刻意经营的“名声效应”于此时开始显露端倪。

有一个人挺开心,无论战场还是情场。这个人,就是孙策。

孙策,字伯符,生于公元175年。

初平二年(公元191年),天下发生了很多事。如,袁绍击败韩馥,占了邺城,为夺取天下造就了有利基础。荀彧投靠了曹操,谋划了荀彧版“隆中对”。可这些,对于十七岁的孙策来说,都不想知道,因为老爸死了。

孙坚是被黄祖杀死的,黄祖是刘表的手下。复仇的种子,在怒火中生根发芽。因此,孙氏兄弟一辈子都无法原谅刘表。

童年戛然停止在十七岁的雨季,多少令人感到惋惜。

在一个烟雨绵绸的早上,孙策携其弟孙权,扶其母吴氏来到了曲阿。吴氏的哥哥,孙策的舅舅吴景就在曲阿。将父亲暂时安葬在曲阿后,孙策与舅舅商议对策。

吴景说:“若要复仇,没有军队是不行的。而要想获取军队,非找袁术不可。”孙坚曾投靠袁术,并在袁术的威胁下,交出了传国玉玺。在孙坚死后,袁术就把孙坚的部队留为己用。

孙策点点头,牢牢记住了舅舅的话。

三年后的兴平元年(公元194年),孙策在启程投靠袁术之前,先去找了一个人。这个人,就是后来跟张昭齐名的张纮。

张纮,字子刚,广陵人。

他的所学、所知、所用,跟很多谋士不太一样,比较特殊在:先研究《易经》,后来又学习韩诗、《礼记》以及《左氏春秋》。可谓博学庞杂,又粗略精通。

这么一个大知识分子,在战乱的年代是颇受那些野心家们喜欢的。如,杀猪仔何进曾想让他辅佐自己,张纮当然不答应,拒绝了。后来为了避难,就去了江东。

观古代谋士,尤其是三国这段霍乱时期的谋士,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:非能完成自我不可。换句话说,荣华诚可贵,名声价更高。但为才华故,二者皆可抛。你可以一战倾人城,二战倾人国,只是,不能够让我展现才华,你就无法让我倾倒。

所以,真正的谋士,一直在等,等那个可以让自己自由发挥才能的“明主”出现。可又有多少人淹没于这种等待,备受寂寞煎熬?

何谓寂寞?你是一盆火,无人来烤;你是一碗汤,无人来舀;你是一扇门,无人来敲;你是一间房,无人来扫。

此种寂寞,只可释怀于心,不能宣诸于口。

有的人主动出击,如贾诩。有的人通过介绍,如郭嘉。张纮如同诸葛亮,选择了等待。一如待嫁闺中的少女,羞涩的等待心上人前来,跟自己手牵手,然后策马奔腾,享受美好年华。

张纮没想到,这一等,就等到了自己四十三岁的生日。

四十三岁是什么概念?在那个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东汉时期,无论从阅历、知识、思想来讲,还是人脉、见识、文化来讲,张纮都达到了一定的丰富程度。这样的人才,孙策亲自登门拜访,一点都不掉价。

第一次,张纮婉拒了。因为,他对孙策不了解。要不要委身于孙策,张纮自然要想想。

他对孙策说:“我年龄已大,对年轻人的未来不便参与,你还是回吧。”换成男女关系,便是:我已经人老珠黄了,你还是别追我了。

得到答案的孙策并不气馁,他自小便接受母亲的教导,要礼贤下士,要重才任能。而且,东汉的谋士风气向来如此:起码你得邀请我两次,这样才能显示出你的真心。呜呼!女追男隔层纱,男追女隔层山,这男追男的中间,岂止是隔了万水千山。

第二次,张纮依旧婉拒,但语气明显不同:“天下大乱,某只想偏安一隅。再者,守孝期间不能为外物叨扰。”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在提醒孙策:人家在守孝,你就不要烦人家啦。

孙策这才恍然想起来,张纮正在守孝。以古人目光来看,忠臣的第一定位,必然是孝子。

第三次,孙策认为时机已到,收拾收拾脸,前往张纮的住处。

见到张纮后,孙策不管张纮爱不爱听,就开始分析道:“如今汉室大厦将倾,能挽狂澜于既倒的军阀们,却都拥兵自重,对朝廷不管不顾。”这说的是天下大势,然后说曾经的辉煌:“先父依靠袁氏,斩杀董卓,让天下之民看到希望。然而,功业